打贏呼和浩特保衛(wèi)戰(zhàn),這8個關鍵點請周知呼和浩特新聞
疫情就是命令,防控就是責任。據草原全媒11月21日的一篇報道顯示,經過近段時間的努力攻堅,呼和浩特市疫情形勢有所好轉,防控工作見到了積極的變化和成效。這幾天正處在不進則退的緊要關頭,一出紕漏將前功盡棄。
不進則退的緊要關頭,我們應該怎樣保持定力,堅決打贏這場硬仗?小編整理出來八個關鍵點
關鍵點一:
嚴格落實“三快一嚴”
從11月12日,自治區(qū)疫情防控指揮部下沉到呼和浩特市實行扁平化管理,統(tǒng)一指揮、統(tǒng)一調度以來,通過嚴格落實“三快一嚴”(快檢、快隔、快轉及嚴格管控)和優(yōu)化疫情防控二十條措施的要求,呼和浩特市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。
部署能夠落地,成效就會顯現(xiàn)。
關鍵點二:
低風險小區(qū)嚴管“進”
隨著呼和浩特市疫情形勢有所好轉,低風險小區(qū)居民有序流動,憑通行卡出入小區(qū);“一超七店”逐步有序恢復經營;公交車次增加,出租車恢復;逐步推進郵政快遞行業(yè)正常運轉……
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發(fā)展,但我們必須清醒地意識到,“放開”不等于放松。
呼和浩特第78場疫情防控新聞發(fā)布會通報,對低風險區(qū)的管理,主要是“嚴查進”。
在對的時間做出了對的決策,點贊呼和浩特!
關鍵點三:
高風險區(qū) “嚴管出”
目前,呼和浩特市對整體上劃定成高風險區(qū)的小區(qū)和高風險樓棟,確診病例、密接人員原則上必須全部轉運,做到應隔盡隔。
做到群眾不出門、服務送上門。
關鍵點四:
嚴防集中隔離點交叉感染
針對群眾反映的隔離場所存在的問題和不足,呼和浩特市從強化內部管理、強化人員配備、強化物資保障、強化督導督查等四方面開展了整改,確保管控到位、服務到位。
群眾有“反映”,措施有“回應”。
關鍵點五:
居家隔離人員不疏漏
疫情防控過程中,總會有一些因特殊原因無法進行集中隔離的人員,他們屬于感染風險較高的人群,但又不能集中隔離。
那么,對于他們居家隔離期間的管理就不能疏漏。
呼和浩特第75場疫情防控新聞發(fā)布會,專門對居家隔離人員進行了風險提示。
落實精準防控,不搞一刀切。
關鍵點六:
密接判定不能有遺漏
在目前低風險區(qū)仍有陽性人員檢出的情況下,就更要嚴格執(zhí)行密接判定原則,不能有遺漏,精準判定密接人員。
疫情發(fā)生以來,呼和浩特市判定密切接觸者的原則嚴格按照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方案(第九版)》執(zhí)行。
不隨意更不遺漏。
關鍵點七:
持續(xù)宣傳防疫知識
最近可能有人注意到,各級各類媒體都在持續(xù)宣傳疫情防控知識。有的人會感到奇怪,疫情都3年了,呼和浩特本輪疫情也持續(xù)50余天了,人們對自我防護和疫情防控知識都很了解了,為什么還要開展宣傳?
恰恰是因為大家都了解、都熟悉,很多人難免會有疲沓情緒。此時更需要大聲勢宣傳,就是最簡單、最方便、最經濟的防控措施。
關鍵點八:
保護好自己和家人
個體是疫情防控的最小單元,卻是影響整個防控網絡最終效能的關鍵。我們每個人既是自己健康的責任人,又是他人健康的守護者,我們要保護好自己和家人,樹立“健康第一責任人意識”,從嚴做好個人防護,主動遵守防疫要求,少一些任性、少一點僥幸。
疫情防控沒有旁觀者,每個人都是自己和家人健康的守護者。
呼市人,一定行!
以上這些關鍵點,抓住了就能一戰(zhàn)而勝,怎樣抓???
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、干部要繼續(xù)沖鋒在前、頑強拼搏,發(fā)揮戰(zhàn)斗堡壘和先鋒模范作用,廣大群眾要配合好防疫政策,做好防護不放松,當好自身健康的第一責任人,不動搖、不走樣、不松勁,這才就是打贏這場呼和浩特保衛(wèi)戰(zhàn)最關鍵的關鍵點。
[責任編輯:孫麗榮]
1.內蒙古社區(qū)報遵循行業(yè)規(guī)范,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;2.內蒙古社區(qū)報的原創(chuàng)文章,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"來源:內蒙古社區(qū)報",不尊重原創(chuàng)的行為內蒙古社區(qū)報或將追究責任;3.作者投稿可能會經內蒙古社區(qū)報編輯修改或補充。